第753章 祭祖,天葬-《我老爹是叫門皇帝》
第(3/3)页
也是因為民間多有這個傳說,大明王朝對皇陵,祖陵很是重視,重兵把守,嚴禁在周邊開山取礦……
跪拜完老祖宗之后,朱見深起身回到了明堂,而后由趙化農,高義兩人帶著,前往偏殿內休息,查看起來,現在鳳陽皇陵高墻之內關押的宗藩名單。
而朱見深第一個看到的就是朱文圭,他嘆了口氣,看向趙化農:”待會,朕要見他。”
“是。陛下。”
朱文圭是朱允炆的孩子,兩歲的年齡便被小太監抱進了高墻之內生活,從未見過外面的事務,也沒有人教他讀書識子,牛馬不識,五谷不分,到了此時已經足足有了一甲子。
廢除宗籍,貶為庶人,發配中都,守皇陵,這是大明對付宗室的手段,從永樂大帝靖難成功之后,鳳陽皇陵就成為了關押宗室之人的地方,一直延續到明末。
雖然朱棣跪在懿文太子朱標的靈位前,對老大哥保證,要好好善待他的骨血。
可朱棣卻并沒有把做到。
建文皇帝朱允炆宮破失蹤,生死不明。
嫡次子朱允熥,被朱允炆封為吳王,建藩與杭州,可始終未能就藩,在京師跟朱允炆一起被一鍋端了,先是被朱棣以未能匡扶其兄的罪名,降級為廣澤王,可朱棣越想越不放心,又已莫須有的罪名,將其弄到了鳳陽皇陵圈禁,在永樂十五年,被誣陷意圖謀反暴斃高墻之中,子載坤尚在襁褓,宮監王忠負逃民間,及長,懼禍。洪熙元年,潛走邑下夼,朱允熥后人藏于民間并繁衍百余戶,但將朱允熥之子記作朱載。
皇三子朱允熞,,建文元年封衡王,未就藩,在永樂元年,降封其為懷恩王,居建昌,九月,與三哥吳王朱允熥俱被召還京,廢為庶人,禁錮鳳陽,也是在永樂十五年,死在其兄朱允熥的幾天后,也是暴斃而亡。
皇四子朱允熙,被建文帝封為徐王,朱棣入京后被降為敷惠王,和母親一起居住在父親朱標的陵園明東陵,永樂二年,被改封甌寧王,“不遣之國”世奉太子祀,當時的朱棣可能起到了惻隱之心,想給自己的大哥留下后,再加上朱允熙年紀太小,若是將其貶為庶人,弄到鳳陽圈禁,也會影響自己的名聲。
可僅僅過了兩年,也就是在永樂四年的十二月二十二日,朱允熙的府邸發生火災,其被活活燒死,死的這一年才剛剛十六歲,謚號哀簡,他也是朱標的孩子中,唯一獲得謚號的,在仁宗皇帝繼位后,復其爵,謚號減一字,為徐哀王。
而這場大火是如何產生的,也只有當年的永樂皇帝心中清楚……
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