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45章 死磕-《我老爹是叫門皇帝》
第(3/3)页
而朱見深搞得新稅制,雖然是將于謙,李賢,徐有貞等人推到了臺前,可這么多年過去了,下面的人也看明白了,皇帝是不可能廢除新稅制的,可皇帝的權威讓他們除了造反再無其他的辦法。
想要謀劃造反的士族,官員,說白了,就是想要的更多,他們是為了獲得更多的特權,保存自己的利益。
可他們卻忘了一件事情,保住了他們的特權,保存了他們的利益,就是讓大明的萬千百姓過的更加艱苦。
每年的社會財富,生產資料大多數都掌握在他們手中,天下貧苦百姓能占一個五成,都可以說朝廷有所作為,遏制了土地兼并,若是不從根源上解決,不廢除一部分人不該存在的特權,大明想要在興盛百年,幾乎是不可能的,即便沒有外敵,也會被人推翻,歪脖子樹還在等著后世之君……
春種一粒粟,秋收萬顆子,四海無閑田,農夫猶餓死……
昨日入城市,歸來淚滿巾,遍身羅綺者,不是養蠶人……
允許士林擁有優越的物質條件,但朱見深絕不能允許,四海無閑田,農夫猶餓死這種慘狀發生在大明。
他們的要求不能太多,因為朝廷要滿足千千萬萬普通百姓那簡單到卑微的訴求。
努努力,好好干,能不能讓孩子們讀點書,識點字……過年的時候,能不能給自家婆媳扯上一塊花布,隔壁老王家的媳婦穿的都挺好的……想給老爹老娘燉一只小母雞,聽從城里回來的廚子說,城里面的老人都是喝湯不吃肉,說是對身體好……
而朝廷推行的新稅制,就可以讓諸多疲于奔命的百姓們,心中多一點念想。
新稅制的大力推廣,一方面是為了朝廷有稅銀可用,另一方面也是為了減輕百姓的壓力。
以前的百姓,背負著徭役,人頭稅,生活艱難,現在地方官府疏通河道,修補城墻等役是需要支付百姓銀子的,人頭稅也被更改。
現在新稅制有了進展,朱見深當然不會允許它被重新推翻,為了這個新稅制的進行下去,他自己也要多活幾年,好好盯著,因為在封建王朝時期,人死政消是一種常態。
即便接任帝王口口聲聲說著自己孝順先帝,他的遺政不敢有絲毫更改,可說的跟辦的完全不一樣。
就連朱允炆都敢在太祖皇帝朱元璋去世之后,大力削藩,送自己的叔叔下去見老爺子,便可看出。
沒有人愿意永遠活在前任帝王的陰影之下……
朱見深要做的就是要活得長,牢牢的將皇權掌握在手中,給這幫想要走回頭路的人死磕……
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