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卷 第376章 国际大背景-《大国军工:重生1978,手搓六代机!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可能也正是因为如此,在戴高乐当政那十年里,法国和东大颇有一些惺惺相惜之感。

    即便戴高乐卸任,后面继任者依然奉行他的主义,被称为戴高乐主义。

    后来法国是欧洲唯一一个具备相对完备军工制造体系国家,吃的就是戴高乐留下的老本。

    冷战结束后,英国的军力疯狂萎缩,军舰战机坦克发展迅速陷入停滞,后来他们甚至关闭了挑战者坦克的生产线,等现役的主战坦克退役后,全部换美国的M1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。

    战机这块的发展更加明显。

    过了2000年,欧洲各国已经无心发展自己的军机体系了。

    当年那么强大的英国,沦落到要和其他国家一起开发研制新式战机,搞出来的EF-2000“台风”战机,冠于欧洲战斗机的名称,几个国家一起出钱搞。

    同一时期,只有法国坚持独立自主搞战机,阵风战机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搞出来的。

    甚至法国还是冷战后唯一建造了航母的欧洲国家,而且还是核动力航母。

    有一说一,即便“戴高乐”号核动力航母吨位才四万多吨,但它仍然是世界上除了美国之外,第二个拥有核动力航母的国家,而且,为该航母配备的舰载机阵风M,也是他们自己搞出来的。

    相比之下,欧洲的其他国家就完全比不上了。

    一共五个国家,法国人自认是要独立自主的,不当跟屁虫。

    这么一看,那就变成东大、苏联、法国、美英了,美国依然有优势,起码屁股后面还有一个小弟跟着。

    问题是,常任理事这五个国家手里面都有一票否决权,而不是少数服从多数。

    你提出的决议,即便你得到了其他三个国家的投票支持,我也能够一票否决掉这个决议。

    这就是一票否决权。

    这个制度是五大人能够保持现在的情况维持到现在的根本,也是世界和平的根本。

    当年第一次半岛战争,美国主导的联合国军能够在法理上站得住脚,是因为当时苏联来了一个骚操作。

    他们并没有行使一票否决权,而是选择了缺席会议!

    如此重要的会议,苏联代表竟然会因为塞车缺席会议!

    要知道,当时二战结束不久,英、法两国都是跟着美国人走的!

    对当时的苏联来说,不在明面上和美国对着干是有利的。

    这里面涉及的因素非常非常复杂。

    其中,一个鲜为人知的事实是,二战中,美国在参战之后,搞了一个《租借法案》,为盟国提供援助,欧洲各国、东大、苏联都在此列。

    根据统计,苏联在整个二战时期,获得了总价值110亿美元的美援。

    说白了,斯大林欠着美国人的钱。

    其次,1950年的时候,苏联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刚刚结束,斯大林认为还不是和美国人彻底翻脸的时候,不把矛盾摆上台面是明智之举。

    此外,斯大林不相信新生的东大能够挡住美国,甚至当时的斯大林还认为,有美军支持,宝岛上的那支叛军是有能力打回来的。

    说白了就是不相信我们的实力。

    苏联不支持,美国又是敌人。

    就是在这种情况下,东大第一代人几乎是顶着全世界的压力打赢了半岛战争。

    这是何等的壮举,何等的战争奇迹。

    美国纠集了联合国军,帮他们场子的有十几个国家,反观苏联主导的红色国家这边,就眼睁睁地看着东大一个人顶在前面。

    苏联的解体,后来几个前苏联加盟国、前华约国家掉头加入北约,种子早在这个时期就埋下了。

    如果东大军队在半岛战场上没有取得如此惊人的战绩,后面的什么来自苏联的武器装备绝对不会存在,而且那些武器装备是东大真金白银买的!

    为了偿还这笔钱,全国人民了紧裤腰带还了整整三年,然后遇上了粮食歉收导致的大饥荒,又经历了凄惨的三年!

    在如此艰难的情况下,我们还搞出了核武器,干了印度,还和老毛子在珍宝岛那边干了一场,全都拿到了胜利!

    西方国家不是瞎子,美国人更不是,反而,美国人是精于算计的。

    在这种情况下,半岛发生第二次战争,美国人是十分不愿意看到的。

      


    第(3/3)页